(作者:深圳市華力特成套設備有限公司?劉同欽)
新中國成立后至80年代,6kV一35kV配電網絡基本上都是采用中性點不接地或經消弧線圈接地的方式。當時我國6kV一35kV電網以架空線路為主,電網結構簡單,基本上以單電源、輻射形電網為主,電容電流較小,以上兩種接地方式在技術上能夠滿足當時供電可靠性的要求。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原來的以架空線路為主的城市配電網已不適應要求,北京等大城市的配網已率先發展為以電纜線路為主,其他大中城市正在加速進行城網改造,可以相信,我國的大部分城市配網將逐步以電纜線路取代架空線路,電網結構也將由單電源、輻射形供電發展為多電源環形供電,并逐步實現配網自動化,以提高供電可靠性。隨著城市配網結構的變化,中性點不接地或經消弧線圈接地方式在某些方面已不能滿足電網運行的要求,在沿海的一些大城市率先采用了中性點經小電阻接地方式,通過多年運行實踐證明,這種接地方式對以電纜線路為主的配網是比較適宜的,并已被列入電力技術規程。電力行標《交流電氣裝置的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1997.10.1)第3.1.4條規定:“6kV一35kV主要由電纜線路構成的送配電系統,單相接地電容電流較大時,可采用低電阻接地方式,但應考慮供電可靠性要求,故障時瞬態電壓瞬態電流對電氣設備的影響,對通信的影響和繼電保護技術要求以及本地的運行經驗等。”?
一、電纜線路及以電纜線路為主的城市配網的特點?
1.電纜線路的對地電容電流比相同長度的架空線路大得多,因此電網單相接地電容電流相當大。?
2.電纜線路的運行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小,發生瞬時性接地機會很少,一旦發生接地故障,一般來說都是永久性故障。?
3.電力電纜的絕緣裕度比架空線路小得多,承受過電壓的能力低。在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由于非故障相電壓升高到線電壓以上,容易引起配網中非故障相電纜第2點或多點擊穿,形成相間短路故障,擴大事故。?
4.電力電纜的絕緣是有機絕緣,一旦發生絕緣擊穿即為永久性故障,絕緣不能自恢復,如果不及時斷電,故障處絕緣會被迅速燒壞,發展成為相間故障,使故障擴大。因此,電纜擊穿故障要求迅速切除,而且不允許重合閘。?
5.隨著電纜比重的增加,配網的單相接地電容電流急劇上升,通過對配網運行監測和事故統計發現:單相弧光接地故障引起和激發的過電壓概率明顯上升,高倍率過電壓出現的概率增大,老舊電纜絕緣擊穿事故頻率增加,不利于電網安全運行。?